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真爱
真爱
7月中,无心插柳地赴了一场赏识行知教育文化之路,徘徊在得失之间,心中感触无限。
在接到霹雳震翔校长的来电之前, 我是完全对这项在马来西亚东边举办的如此重要的世界教育文化盛会, 遗憾的是完全一无所知。
相信西马大部分的热心教育人士和学校掌门人, 可能至今也还是对于这项意义深远的论坛,完全不了解。
知道有关教育论坛的时候,已经是倒数仅剩下数天。对于我这样一个执著迷信爱心就是教育根本,曾经远渡重洋到南京陶行知先生的学校寻根,热爱华文教育,关心民族存亡的小女人,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主动上网去了解有关的论坛内容和流程。辗转拨了好几通电话,匆忙之中,坚决的将手上所有的公务搁置,买了机票,交了报名费和住宿费,就这样一人,办完官务后乘搭入夜的最后一趟航班,只身飞往亚庇,一个我从不曾到过的城市,去赴一场相信会承诺我的民族春天未来的盛宴。
步下飞机的时候,天,已经全黑。
此次出席论坛的,有半数是来自中国的师生,还有台湾,听完了整场论坛,心中感慨更是起伏不断。
短短的两天,收获是丰硕的, 特别是中国第一所国际化民办学校----深圳中英公学的郭校长的发言,燃起了我深信行知赏识教育文化就是马国华文教育春天的肯定。
深信真爱为教育之本,我当下给自己承诺, 一定要想尽办法让马国华文教育工作者,去亲近行知,去推广赏识教育。
既然这份工作肯定是举步艰辛,那就先由我开始。我的决心是如此坚定,如此不可动摇。
但是听着听着,接近尾声的论坛讨论,突然让我读到了这场论坛背后的困境与危机。
听到了一位马国中学校长发言,如此说:“ 如果要在马来西亚学校推行行知赏识教育,首先需要得到董总的认同。”
我的心,霎时从云端上掉落到谷底。
不是说好真爱就是教育之本吗?难道付出教育真爱也要获得认同才能付出吗?
整个马来西亚,有60所独中,1293 所华小60 万华人孩子,1005 所国民中学开设华文班中学,是不是这些所有热爱我们孩子的老师,所有要推行赏识文化的学校,都要获得他人的认同才能够将爱心付出?
整个马来西亚,除了董总的60 所独立中学,难道其他30万在国民中学汲汲营营排除万难,坚持学习自己母语母文的孩子,都不是我们的炎黄子孙,都不是需要行知赏识文化的孩子吗?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真爱,爱满天下;原来是如此难寻。教育人的眼中,原来无可避免的,尽是自己。
接下来谈论的,是物色行知教学基地的重要任务。
我于是提出作为教育部副部长办公室的成员,愿意扮演这个桥梁的角色,让更多掌校的人和老师,特别是西马的学校,去认识行知文化,去了解行知文化,再去落力推广行知文化,那么,我们才会培养更多的未来陶行知。
可惜当局代表只是轻描淡写的认为,培养未来陶行知的首要条件是这个掌校的人,必须是认同者和愿意推广行知文化和理念的人。
我在想,作为推广行知文化的单位,应当要有任何机会让教育人接触行知文化,我们都不应当轻易放过的心态。如果没有自己去设置平台去让有教育人了解行知文化,那么,要坐困愁城等待认同和有意推广行知文化的人自己出现,是何其的难等,等到花儿也谢的时候,误了孩子,误了民族。
毕竟今天,像我一样会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行知文化的傻女人,已经完全是可遇不可求了。
今天的教育,我们还能花上多少时间去等待?特别是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处处陷阱处处危机的国土上?
众人皆醉我独醒啊!我的心,是焦虑万分的。
在我这个小女人的眼中,行知文化赏识教育,应该是全天下教育工作者的春天。
在中国,她绝对不是哪一所名校的附属品,在马来西亚,她更不应该是独中和东马学校的专利品。
推广的人,更应该无时无刻警惕自己,不应该有私心。
在返回吉隆坡的飞机上,感觉心力交瘁。
不得不承认:人,即使是再倔强再勇敢,原来也是会累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