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No one can go back
and
start a new begining,
but
anyone can start today
and
make a new ending.
Happy New Year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新年好


亲爱的朋友:

您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那是初入学堂的时候,向老师学来的一句一生受用的话语。


很快的,我们已经送走过去,迎接崭新的2010年。

感恩过去大家对我的厚爱和护持,让我在风雨中茁壮成长。2008年以后的新年,跟往年有很大的不同。我那敬爱的老爸,从此就在张家的团圆饭桌上,永远缺席。

感谢您在我人生中极为艰难的那段日子里,给我很大的鼓励与扶持。那是我笨拙的笔墨所不能形容的感恩。

相信您会明白。深深鞠躬。

生于西藏的索甲仁波切在他那本惊世的《西藏生死书》中写道:“痛苦是净化生命的必然程序”。在经历过了这一场刻骨铭心的死别,我终于对生命有了一种全然不同的诠释。

所以,亲爱的朋友,假如你的生命中,正在或者将来面对无可避免的苦难和悲伤,那么,就请你抬头挺胸,迎向风雨吧。


请相信,再大的风雨,也总有雨过晴天的一刻。


值得庆幸的是,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你已经不再是风雨之前的你,你已经站在更高和更远的山头上了。

祝福您和您亲爱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瑞慈


愿丰收有余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马来西亚的瑞慈 ------北京师大二附中王元华博士


案头摆放着瑞慈送我的册子——《风寒干更直》,这是瑞慈和她的亲人写给父亲的纪念册子,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们最亲爱的爸爸张来意先生,及所有张家挚爱的亲人及亲爱的朋友。”这本册子是瑞慈在我第二次赴马来西亚时送的,她说,“第一次我们还不太熟,所以不敢送你。这本册子数量不多,只是送给少数亲朋好友的。”显然,难得她这份真情,她已经把我当作亲友圈中的少数亲朋好友了。册子上有她精心设计的亲笔签名“瑞慈”,落款日期是2009年10月9日。想来可能因为事务繁忙,她把日期签错了,正确的时间应该是9月10日。


我和瑞慈认识的时间不长,见面的次数就两次,前后不过十余天。单从时间长短看,我们之间谈不上深交,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十余天里,因为一份“血浓于水”的华夏亲情,因为华文教育,我们迅速地成为了知心朋友。说来冠冕堂皇,然而却又真实无比的是,和瑞慈的相识相知全都在华文教育过程中,我们的私人友谊也是在华文教育过程中建立的。

7月6日,我们一行五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推广办公室,赴马来西亚举办第三届马来西亚全国中小学华文师资培训,飞机从早上九点推延到十一点,又从十一点推延到十二点,本应下午三点到达马来西亚的航班推迟到下午六点多,走到机场出站口看到了焦急等候的瑞慈一行,真是十分抱歉,这一延时让他们在机场硬生生地等了近四个小时。9月8日,我一个人赴马来西亚,接机的还是瑞慈。——其实,到马来西亚培训中小学华文教师的中国同行都知道,每一个中国老师都是瑞慈亲自接送的。

瑞慈是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特别助理官,分管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具体事物,按官阶计是马来西亚的高官了。第一次去马来西亚的时候,前两天还遵照汉办有关官员 “注意外交礼仪”的吩咐,不敢直呼“瑞慈”,彬彬有礼地称呼人家“张助理”,但看着我们团里几个比我小多了的女老师都亲热地叫她“瑞慈”,后来也就不客气地跟着喊“瑞慈”了。

第一次去马来西亚非常匆忙,三天培训安排得满满的,我和瑞慈很少有时间单独交流,我们的交往自然而然地落在培训课程里面。三天培训,我个人单独讲了七个半小时的课,瑞慈也差不多听了七个半小时。讲“中华文化”时她坐在下面的听众座位上,讲“文言文教学”时她一边替我照相一边还要视察另外一个课堂的情况,只能在离讲桌很远的地方“旁听”。七个半小时下来,她欣喜地告诉我,“老师们普遍反映你讲得很好。”看得出来,在这七个半小时的间接交流里,她完全信赖我了——后来,同去的一位老师因为感冒担心上不了课,她安慰这位老师说,“怕什么,有你们团长呢。”下午晚餐时她跟我讲,她对这次培训一直没底,尽管中国老师的培训已经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进行得都不是很顺利,上次培训结束时她在会上哭了,请求前来参加培训的马来西亚华文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如果华文教育上不去,很快就被马来语、英语教育取代,到时候民族文化没有了,华文教师也就失业了。现在想来,我们能建立一种很深的友谊,得益于我们的课部分地卸下了她心中的那副重担。

2009专家来马课程

第二次去马来西亚依然匆忙,然而由于只接送我一个人,我们有很多时间在车上交流。她谈起她可爱的三个儿女,谈她枕边人对她所钟爱的华文教育事业的全力支持,她遗憾地告诉我家中正在装修,不然一定请我去坐坐,当然,我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华文教育。她反复谈的是她的担心,因为第二天要进行的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华文教育发展圆桌会议,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加之各种团体的小算盘和不同程度的隔阂,这次会议能否如愿完成各项议程还真是一个未知数。为了这次会议,她苦心经营,把马来西亚教育部各相关部门、马来西亚各阶层、各团体、各单位的华文教育资深人士都请来了,其中就包括她的大学老师,六七十岁的大学教授林水濠博士,希望有他老人家的坐镇,关键时候能稳得住阵脚。


然而,华文教育发展圆桌会议出人意料地顺遂。短短的四天时间里,大家畅所欲言,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具体问题,成立了华文教育发展基金会。这正合了中国一句古语,“兄弟鬩于墙,外御其辱。”中国人历来有这种传统,面临外来危机时能够放下内部的一切争斗,携手共度时艰。看来马来西亚的华人,虽然换了国籍,但还一直保留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斗争传统。第二天,我的主题报告《扎稳重心、激活过程、提升人生地教学华文》宣讲下来,会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午餐的时候瑞慈兴奋地告诉我,“你的报告大家都说好,我的老师林博士都说非常受启发,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发现完全不同的天地。” 看得出来,她对会议的成功多了几分信心。



王元华

我作完报告的当晚,吃完晚饭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她本来已安排好她的同事带我去云顶看看,但临走时她又改变了主意,拖着疲惫的身子随同我们一起上山去,玩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宾馆。云顶,常年云雾袅绕,是马来西亚最大最豪华的游玩圣地,也是马来西亚唯一的一家赌场所在地,那里有湖,有山,有自然景观,有人工设施,三家大型旅店把几个山头连成互通的一个深宅大院——据说,这是世界上客房最多的旅店,里面是生活天堂、娱乐王国,吃、穿、住、玩一条龙服务,一个人步行一天没办法逛完里面的景点。那晚,我们去得晚,大致看了一下赌场,用陪同的陈博士的游玩卡玩了几回老虎机,单从游玩的角度谈不上尽兴,然而看着陪同的瑞慈以及其他十来个官员,不能不感动。殷勤待客之道,被一代一代饱读诗书的中国儿女传承着,瑞慈他们即使来到马来西亚定居几代了,仍不改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古朴追求,可见“圣然书”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翻着瑞慈送的册子,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披麻戴孝、红漆寿木、篾扎纸糊的冥宅大院、守夜、满七,等等,只有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才能找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早已消失殆尽,不想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这个国际大都市里依然被大方而忠实地传承着。要说中华文化,丧葬文化是流传最久也最完整的文化之一,远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丧葬仪礼和我小时候所见的农村丧事形式大同小异,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从根上理解了瑞慈等马来西亚华人的中华文化情结。中国古人的葬礼给人的感觉是,人离开了人世,不是走向一个消逝的世界,而是荣登冥府,那里屋宇宽敞,雕龙画栋,妻妾成群,儿孙满堂,比人世还要富足快乐。我想,习惯了这种文化熏陶的马来西亚华人,心里要是没有了这种文化的支撑,死后魂归何处?虽然从唯物的观点看,人死后肯定会化为黄土灰烬,但谁人生前也不希望自己闭上眼睛后就随风飘散,不能在亲人、朋友、世人心中留下点久远一些的记忆,所以巴金说,人不光是靠吃米活着的。人们生前身后都会寻找一个文化价值渊薮,精神寄托之邦。文化上这种无处不在的托付,恐怕是瑞慈他们内心无言无意识的执着之一吧。
读着瑞慈沉重的文字:

“老爸每一次入院,对他自己和身边亲爱的人都是很沉重的记忆。

每一次亲人都只能在四面苍白的墙中,眼巴巴看着他躺在病床上无助地与空气拉锯。

一来,一往。
一来一往,一来一往一来一往。

然后,偶尔凝住几秒不来不往的惊心动魄。”

内心禁不住产生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人类不管富足或是贫穷,强壮或是病弱,面对着死神,都只能是束手无策,在一种无助而痛苦的沮丧中目送亲人的离去。在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眼里,面对着自然的强势,人类总是无能为力的,正因为意识到人类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中国人对亲情才无比珍惜,格外讲究孝道。孔老夫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为迷信的丧葬礼俗,与其说是一种不自觉的封建孑遗,不如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对亲人久远而深沉的珍重。从瑞慈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带有民族情结的珍重与不舍。这也让我彻底理解了她的某些毫不含糊的执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圆桌会议的第三天,在探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得失过程中,有一位一线老师提出课本中的古诗文名句是否可以减少,尤其是预科班课本中的古诗文名句是否应该删除,瑞慈迫不及待地抢先发言,以毫无商量余地的语气斩钉截铁地说,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问题,我们靠什么来传承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文言文没几篇,古诗词没几首,如果连古诗文名句的学习也减少了,那么影响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会从孩子的教育中消失了,这是一种罪过。中华传统文化在她心中的分量何止千斤!


和瑞慈在一起的日子,我时常被她深深感动着。对待从中国来的老师,她从来公私不分,把大家当成朋友与亲人,她掏自己的钱请中国老师吃饭、给中国老师买纪念品,她把做生意的老公从生意场上拉下来为中国老师开车,陪同中国老师游玩。我第一次回国时,打在行李包里的还有给前两次去马来西亚培训的三位老师的礼品。我第二次去的时候,她和老公开着车去马来西亚最贵的日本料理馆吃自助餐,她和她老公不停地为我带来“值得品尝”的食品,从实际看,我的这一餐自助餐绝不是自助的。她的热情与周到总是让我有愧疚感,觉得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做得太少,觉得为一个全身心投入海外华文教育的斗士做得太少。我每每对她说,“你太热情了,我总觉得受之有愧。”她总是说,“我到中国来,你一样对我就行。正因为这样,我才和好多中国老师成为好朋友。”从另一个角度看,除了私人友谊外,她希望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结交越来越多的同志与朋友。


回中国一个多月了,一直有一种把瑞慈介绍给中国教育界与文化界的冲动与愿望,但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细细描述,老觉得内心有一件事没完成。而当要写的时候,提起瑞慈,我想到的又不只是瑞慈,还包括很多她那样的马来西亚华人,诸如她的看起来非常年青非常勤快的老公,一直陪同我们游玩的马六甲的刘荣喜督学,为我们当司机的教育部的江嘉翊总督学与周锦聪特别助理,和我相约退休后来中国偏远山村小学教英语的课程司司长李文桦博士,等等,想来,我只能把瑞慈当作这个群体的代表人物来写,只能通过瑞慈,反映马来西亚热心和献身华文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华裔群体的精、气、神。

第一次去马来西亚的7月8日晚上十二点,我们同来的一位女老师感冒不舒服,出于种种考虑,我把瑞慈从床上喊起来,和她商量要不要上医院检查。瑞慈马上把熟悉当地医院的刘督学、余督学等三位地方教育部门的领导请出来,他们深夜开车带着我们到处找医院医生。因为考虑当时是猪流感肆虐的特殊时期,特意选择了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私人诊所就诊。所幸无事,不是什么猪流感,大家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我们就诊回到旅店的时候,江总督学等十来位教育部门的领导都已在宾馆大厅里焦急地等候着我们归来。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感动流泪。一位中国老师的小小感冒竟然劳动如此众多的大小领导,不顾夜深,不顾疲劳,忙里忙外,这只能归因和归功于同宗同族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所凝结的血肉联系。

这一群人,因为一种文化,彼此内心相通,为了一种文化,呼吸与共,肝胆相照,任何一个细节都不马虎,对于从老家来的亲人自然是恩爱有加,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文章载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第51期教研简报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张家老祠堂

风寒干更直-----寻根之旅 2009-11-29至12-5

老爸中年之后一直有一个心愿, 想回去中国老家走走看看。
老家在中国广东省平东县大塘乡小坑村,离开深圳3小时的车程。

小坑村口

只是当时回乡的手续繁多,乡里建墓起祠堂的费用也甚为庞大,为三餐温饱劳碌的老爸,

等呀等的, 等到头发花白,钱财松手时, 要命的哮喘,已经由不得老爸随心所欲的四处游走,所以, 回乡的愿望, 也只能等呀等的,等待儿孙去完成。

为了圆老爸的心愿, 张家上下19人, 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另一半,在老爸离开一年后,踏上了风寒干更直---寻根之旅。

为此行, 阿姐特地交待做了一行19人的统一的上衣, 都以爸爸的纪念特辑书名 “ 风寒干更直----寻根之旅” 作为标志。


衣服穿在身上, 走在乡下弯弯曲曲,尘土飞扬的的土路上,
站在数百年张家那陈旧的祠堂前, 新建竣尚未入伙的新祠堂里, 几度泪湿眼眶。

要是老爸此生能够同行一次,这一生,便应了无遗憾。

于是在乡下的祠堂也好,将军庙也好,

手中点燃的那一炷香, 我都跟祖先说,

这炷香, 是替我们那一个

今生永远无法同行的老爸上的。




老祠堂




很多事, 真的都是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

才知道遗憾的深浅。

可惜自认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遗憾了又遗憾,

而且遗憾哪,一次比一次深。

却也永远学不好。


旧琐



新祠堂1


听说新祠堂是张家子孙中的三个兄弟, 二十几年前赤手空拳往深圳寻求发展,
在深圳苦尽甘来以后, 回来发动捐助新祠堂所付出的努力。







金碧辉煌的张氏宗祠,


要等龙年 ,2011 年选个大好日子,


才请祖先入住。

新祠堂一角





乡下见到阿爸的叔伯兄弟,其中汉平叔叔神韵像极老爸。


给他们讲解老爸的纪念特辑中照片的故事,


泪水在讲到最后几页时, 终于忍不住脱眶而出。


乡人红了眼眶, 兄弟姐妹相竞而走, 怕在我身边多留一刻, 泪水便会倾盆而下。


告诉叔叔, 我们都很想念老爸。



汉平叔叔

老土屋

乡下小村还住着约500人,都是老人,妇人和小孩。男人都到外地去赚钱养家。

乡里




柳暗花明又一家的土屋外,
尽是鸡鸭猪狗。






生活,显然还是磨人, 但是,但是那与世无争的单纯快乐,


却是我们这般庸庸碌碌的人,永远无法享受到的。



所以说, 鱼与熊掌, 总不能兼得。

入黑昏暗的灯光下,兄弟姐妹围在一块,用心聆听着汉平叔叔吞云吐雾间,悠悠闲闲的讲解张家的族谱,一代又一代, 一房又一房。

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 在这在摄氏10度下的冬夜里, 站在这一个叫家的地方, 终于明白, 老爸坚持要子孙回乡的遗愿, 意义是如此的深长。

终于知道,
今后在这块龙的土地上,
我们张家子孙, 还有一个血浓于水,可以叫家的驻足之地,
虽然不能久留。


那感觉, 是如此的踏实。

难怪人总是说, 回家的感觉, 真好。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爸爸手制木风车

20091118


11月18日晚,是马六甲家乡村子的守护神神诞,头一遭夜晚出游,另一半要回乡参与其盛。

敲锣打鼓的, 热翻了天。

夜光龙那双发出红光的眼,在入黑的暮色中,闪闪烁烁。

三五头耀眼色彩,雄霸气势的狮子,舞醒了整个平日寂静的小乡村。

七八个乩童, 嘴角耳垂手背,穿着三五六尺长的铁枝,沸沸腾腾。


站在小时候避风挡雨的屋檐下, 陪妈妈一块看热闹。


瞥见老爸钉在屋檐下主柱上的木风车,
随风转呀转的。

眼眶一热, 泪水就无声无息沿着两颊掉下。


去年神诞出游的时候, 老爸在。

乩童还在老爸那件紫白相间条文的衣服背上盖上了鲜红的符印,说是保佑平安的。

那个时候的老爸, 身体已经瘦削下来, 只是精神还好。

几天过后, 老爸就入院了。

物是人非啊, 总是触及人心最柔软的深处。

瞄了瞄身旁的妈妈,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还好, 妈妈还在,虽然老爸已经走远。

咚咚锵锵声中, 来了济公。
醉得东倒西歪的,打横走进了妈妈的家。

叫人拿了一张椅子给他坐,就在大堂的中央,在老爸的灵位侧边。

然后一本正经的把站在远远角落的妈妈唤来。

“ 你好吗?” 神明一来就问。妈妈笑答“好,好!”

“ 把小的唤来!”, 于是来了两个老爸最疼爱的小孙子。


“ 叫阿公,叫。”。

“ 阿公? 阿公!”, 心中一惊。

“ 我来啦, 借着神明的身体说话。”

空气霎时凝结了

老爸回来了!回来了吗?真的是老爸吗?

回过神之后的泪水,开始四窜。

“ 老爸” 笑嘻嘻的。妈妈却已经泣不成声。

“ 爸爸, 您好吗?”,哽咽中挤出了一句话。

话语一出,我的心, 已经如落地的玻璃盘。

爸爸啊, 爸爸。

孩子思念了近一年, 从来不能开口的叫唤, 今天叫得如此的心碎。

“ 我很好,不要挂心。”

“那头上的干柴,就快落到我的头上了。”


突然记起近老爸的坟头上的那棵枯树,
和那肆无忌惮,如孩子对老爸思念般向天空伸展的枯树枝。

“ 你放心, 我们会去处理。”
一向坚强刚毅的大弟弟,红着眼眶,已经明显压抑不住那埋葬不了的思念伤痛。

客厅里尽是按耐不住的低啜声。
一别便不再见的思念伤痛,在凝结的空气中张牙舞爪。

然后老爸起身,说我要走了。要走了。

看着他起身, 惊慌失措不敢挽留的, 是亲人。

泪水便缺堤而出。

他笑着笑着走到门口,经过他那平时抗战休息的房子。
发出那神似老爸的欢乐笑声, 霎时间恍如已经隔世的老爸,真的来过。

阿姐给妈妈打电话, 平日跟老爸偶有分歧的妈妈哭着跟阿姐说, 你爸爸找我, 找我呢。

突然想起苏芮的“ 牵手”,

“也许牵了手的手, 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许有了伴的路,生活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

啊, 思念的疼痛, 恐怕永远是这辈子不能被岁月所洗刷掉。

尽管你以为,以为已经把他藏好,
藏到任何人,也无法触及的黑暗角落。

所以, 请您好好珍惜眼前人。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多次到馬來西亞演講,也認識了許多好朋友,教育部副部長室秘書張瑞慈小姐,就是其中一位。在一次由教育部主辦的華文學校校長的集會中,我有幸獲邀演講,因而認識了瑞慈。



有一次,瑞慈說,她到偏遠的彭亨州視察,看到了林明華文小學裡,有一座老舊灰白的牆壁,上面雕刻著先人所提的校訓:


「林泉勝境賴華族先賢披荊斬棘,
明察時艱冀後輩兒孫發奮圖強。」


瑞慈說,看到這老祖先殷切叮嚀的詞句時,她不禁掉下了眼淚,因為,這鏗鏘有力的對句寫得真是好!由於華人先賢們努力地披荊斬棘、用心開墾,才能打造出現有的林泉勝境,大家一起享受。然而,我們都要體會到時代的艱辛、困難,你我晚輩兒孫都要更加發奮圖強,才會有更美好的將來啊!


這片校訓牆已經斑灰褪色,但,瑞慈告訴該校校長︱︱趕緊把這片牆重新整理、保護,因它是祖先遺留下來的瑰寶啊!你我後輩兒孫都要感念、珍惜先賢披荊斬棘的辛苦,也要為自己發奮圖強、開創美好未來呀!


在金融海嘯之後,全球陷入前所未有的「最壞的時代」,可是,只要「有心、有願,就會有力量!」我們都可以︱︱「在最壞的時代,做最好的自己啊!」


也有一次我要離開吉隆坡機場時,瑞慈特別來到機場來送我;她在聊天時說:「不要怕黑,再黑暗的地方,都有磨菇在成長!」


哇,這句話真是太棒了!再怎麼黑、怎麼暗,那些蘑菇不都在努力成長、冒出頭嗎?不要埋怨四周的黑暗,黑暗的環境,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我們所能做的是︱︱「在黑暗中,不畏艱難,努力把頭冒出來!」這樣,才能抬頭挺胸、昂首闊步啊!


瑞慈又說:「風愈大,風車轉得愈快!」的確,人就像繽紛風車一樣,如果沒有風,小風車靜擱在一旁,有什麼好看呢?有大風,才能顯出手上彩色風車旋轉之美啊!
在談話結束、臨上飛機之前,瑞慈送給我一本她編輯、追悼她父親的「悼念專輯小冊」,上面就用毛筆寫了一句形容她父親的話:「風寒幹更直,霜濃花猶壯。」人生就是要愈挫愈勇,讓枝幹更挺直啊!


坐在飛機上,我也想到我高中時代課本上蔣經國先生所說的一句話:「只有在風雨中成長的,才能挺立於風雨之中。」


我們緬懷古聖先賢的蓽路藍縷、披荊斬棘,也要在最壞的時代中,奮立自強;在黑暗之中,像磨菇努力成長;在風雨飄搖中,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戴晨志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20091102


2004年以来,我是一个生存在马华政治人物办事处的普通小女人。

喜不喜欢政治,都与政治脱离不了关系。

从来没有想过马华会有今天这样的一个局面。

现在的局势, 已经看不见蓝天。我们这些政治以外的人,都已经对明天不再有天真的期待。

原来在功利之前, 人性的丑陋,是如此的令人心寒。

这是很让局内人痛彻心扉, 也很让我们这些局外人惊慌失措的局面。

在教育部, 我每一次到访学校, 首先看的,便是学校的校训。
而不论在大城或小乡,所有华小校训里头一定不能缺少的教诲, 便是要孩子们紧守“ 诚”,“信”两字。

悲哀的是,今天身为马来西亚华人最高的依归政党,引起纷争的,竟是当像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学习做人的道理时, 我们理直气壮,坚持要孩子们学习的诚信。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 意外的见到我的旧主子拿督韩春锦先生与其他三位马华资深元老,联合发表文告, 要求马华尽速解决拖累华社的政治纠纷。

感谢我的前主子, 知道他已经远离尘世纷争多时, 总是礼貌微笑“no politic,no politic ”的回应记者的提问, 要重新再谈政治,恐怕是一件很很不容易的事。

感恩终于有重量级的人肯站出来 ,为我们这些世世代代还想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成长和好好存活的马来西亚华人说几句话。

希望这样原本可以化解的无谓纷争可以很快就落幕。

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了。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心愿 20091026

童年在离古城二十几公里外,很简朴的小乡下渡过。


那是每年中秋,老爸都会把炼奶罐剖开,露出坦荡荡的胸膛后, 装上木轮子,在那凹凸不平的半泥灰路上推行时,发出“窟窿窟窿”声响的珍贵记忆。

还有过年时,总是引颈常盼露天电影院的那种。

那个时候的家, 很大,也很简单。
记得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 客厅才铺上洋灰,后来全家人欢喜了一整年。

所以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心愿,

小时候不敢说, 说出来怕大人会笑。

后来一直一直年长, 在兵荒马乱中,
总会不期然记起那小时候小小的,不为人知的心愿。


近来,自己小小的家, 做了小小的装修,
于是,多年来藏着的小小心愿, 终于得以实现。


那小小的心愿,
就是拥有自己的小书房,
躺在房子里头,可以看见蓝天的那种。

看看吧, 这就是我多年来很单纯的小心愿。

感恩,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很满足了, 不是每一承诺,都能够实践,
也不是每一个心愿,都会实现。
这是慢慢长大以后,深深领悟的事。
感谢我的枕边人,和我的孩子们,赐给我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风寒干更直,
霜浓花犹壮。

---悼念先父张来意老先生 2008/12/6



2008年11月23日,是爸爸入院的第20天。

当电脑在输入“ru yuan ”,屏幕上即出现“如愿”一词。
入院和如愿,只有一线之隔。可是却是天堂和地狱的分别。

老爸每一次入院,对他自己和身边亲爱的人,都是很沉痛的记忆。
每一次亲人都只能在四面苍白的墙中,眼巴巴看着他躺在病床上无助的与空气拉锯。

一来,一往。
一来一往, 一来一往一来一往。

然后,偶尔凝住几秒不来不往的惊心动魄。

兄弟姐妹几回集聚在医院的长廊上,承受着切肤之痛,徘徊在选择让他昏迷插管,虽能减轻疼痛,但一拔管便可能是永别之时,和不插管让爸爸痛苦中保持清醒,但情况在握的决定之间。


深恐任何无心的错误决定,子女将要背袱悔恨了余生。

那是一种外人永远也不能了解及无法言喻的沉重。
让那2003年在医院惨白同意书上束手无策签字,同意让跟空气拉锯败战后,几近昏迷的爸爸插管延续生命的姐姐,哭醒无数个惊慌失措的白天和黑夜。

虽然求生毅力顽强的爸爸说过,即使剩下最后一分机会,也要医生尽力抢救他的话语。

还好,那一场战争,争气的老爸还能回到住了70几年的老家。

23日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射在爸爸的病床上。帮爸爸整理衣物。

他眼瞪着天花板,吃力的说,知道入院很辛苦,但是从来不曾想过是如此的困难。

轻轻拍着爸爸的胸口,别过脸,泪水悄悄沿着两颊滑下,像极老爸的疼痛。
无声无息, 却咬牙切齿的磨人。

佩服爸爸的毅力,预测着痛苦,入院准备着承受苦难,却奈何无情的苦难终究不因故人来的喜悦而稍微留情。

坐在病房中唯一那张泛白的沙发上,目光不敢离开老爸的病床。

盯着盯着,多年来多次陪爸爸进出医院,在这个夕阳斜照的下午突然察觉,陪伴他渡过20个磨人白天黑夜的雪白病床,竟然能够随着老爸的睡姿,折成4个不同的角度。

而这4折,紧紧地托着爸爸虚弱的身躯,而且忠心耿耿的一托,就托了20几天,吭也不吭。

突然记起目前就读中四的儿子柏伟在4年级写过的作文,题为“我的偶像”。

文章开端这样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有的是歌星,有的是明星,而我的偶像,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却有不平凡的力量。他,就是我的外公----张来意先生。”

赶紧用衣袖拭去湿透眼角的泪水。





看着眼前这位病卧近5年的老爸,一个总是在遭逢困难挫折的时刻,能够像这张沉默的病床一样,将自己的情绪折成不同角度的叠,努力尝试着疏解及缓和自己的悲伤和痛苦,让自己在最舒适的苦难和逆境中奋力求存的一个老人。

爸爸祖籍惠州陆风县小坑村,生于1930年,身份证上阳历出生日子为3月24日,跟伴他一生 老妈,同月同日生。

爷爷是村里的知识分子,玩得一手好乐器,听说横萧和直笛吹得最好,二胡也很行。

难怪那音乐天份奇高的孙子永年,总是可以在仔细聆听一首曲子后,毫不费吹灰之力的,就能将曲子正确无误的弹奏出来。

可惜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穷音乐家,总是怀才不遇。身为家中的幼子的爸爸,于是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却传承了爷爷的聪明才智及惊人毅力。

假如有幸出生在富贵家庭,爸爸肯定会是一个很出色的人,那个搞出版的妹妹断言。

许多事物,一旦认定了目标,爸爸便会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许多人说,老爸今天肺无法正常的操作,是因为固执的他只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靠吃Hacks咳嗽糖,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就把一天十几根烟,30几年的烟瘾戒掉的苦果。

寻找藉口留恋烟瘾的人都这么说,“烟啊,绝对不可以这么仓促的戒,这么戒,肺再也不能正常操作,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烟,还是不戒的好。”

在众说纷纭中,虽然看不见逻辑的理直气壮,但是真真假假,阿爸这种是祸是福的性格,似乎冥冥中便决定了爸爸今天的命运。

“肺的功能只剩下25巴仙,而且会随着年龄和身体健康情况每况愈下,直到最后必须力争氧气才能求存。”这是2003年,爸爸的偶像----国家心脏中心的林建发医生用流利的英语,在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的老爸面前给孩子们的忠言。

同一个时候诊断出的,是爸爸心脏一条血管阻塞,但不宜进行手术,爸爸身体不胜负荷,无法支撑。

爸爸还可能死于心脏病。医生说。

虽然逆耳,但是要来的事实仍旧是无处可逃。

孩子们总是在想,要是顽固的老爸30前不下定决心戒烟,是不是就真的不必用上5年的光阴,跟可恶的空气拉锯?

这样艰辛困难的背水一战,是不是就可以幸免?

属羊的爸爸,是一个典型的勤学老人,汲汲营营坚持终身学习。

一生绽放着茉莉花般的幽香,送给别人家的那种。

在他给孙子们写的春联中,年年都有“学海无边,唯勤是岸”,“青山有路勤为梯,学海无涯勤是岸”。爸爸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每到春节,分散在各地的张家孩子的大门,总是张贴着老爸亲笔挥写的春联,而且是写在爸爸特别吩咐弟妇专程去买的,散着金点的火红纸张上。

远在悉尼的伯父,也总是将爸爸的春联如珍宝般收藏。

几十年来,小小的村庄里任何组织,其中秘书一职,定非爸爸莫属。村人家中有喜事,总是请爸爸帮他们写请柬。新年过后,也总是有村中妇人拿着签,来家中请爸爸解读。






遇到村中家有丧事,爸爸一定每夜准时坐在柜筒前,忠实地记录和点算帛金。

对于文字工作,爸爸总是认认真真,全力以赴,从不敷衍了事。

他也总是以孩子们能为华文教育尽点绵力而深感安慰。

每每回乡跟兄弟姐妹谈得起劲时,爸爸总会出其不意的从他的百宝箱里拎着藏好的剪报走来,在孩子面前摊开,然后问:

“你是搞中文教育的,来,你告诉我这份讣告有什么不对?”,
“你是华文教师,哪,这字怎么读?”
“你是文字工作者,你看看,这段新闻什么地方出错了?”

孩子许多时候总是被难倒,他就会得意的将错误纠正,然后抛下一句,“要好好学习哦,免得误人子弟!”所以,每次回乡的喜悦与兴奋,偶尔也让在爸爸眼中肩负华教重任的孩子,夹杂着备考的忐忑不安。

于是,只要是灵堂上来了教育界的朋友,给爸爸上柱清香,总会触动我深藏心中最疼痛的角落,让我泪满衣襟。

此外,多种木工手艺,爸爸总是细心观察模仿后自成一家,一生帮人盖了很多房子,也在家中自制许多的家具。

小时候,家中的衣橱桌子小矮凳,都是爸爸亲手制作,至今还完好保存。


直到孩子长大成婚,带来一群小孙子,过年过节,孙子回家总是面对桌子太高吃饭不便的问题,于是爸爸又自制了一张矮圆桌子,孙子的饭桌便有了着落。

而这一张小圆桌,至今每年过年过节,还是会让长得高过5尺的孙子们搬到客厅中央,当成小小的赌博台,只赌银角那种的,无伤大雅。

爸爸那双神奇的手,留给了后辈儿孙无数美好的礼物。

到了2003年,求生变成极其费力的事。

因为呼吸管道的问题今后无法平躺的爸爸,还坚持用自己的所学,发明制造了一个可以半躺的木背塾,打开时像眠椅一样可以随心调动高低,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收藏。

爸爸发病的前两年,就靠着他自己的发明,卧病在床仍能够较为舒服的抗战。直到两年后,我们才知道医疗配备中有更为舒适的弹性靠塾,他才将自己的发明如珍宝般的藏在他的房间角落。

而今,靠塾仍在,却物是人非。

在5年来的病卧期间,爸爸对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从不需家人为他多说两句。进出医院次数繁多,他从无怨言。

他自制了一个医药百宝箱,药物总是整齐的摆放在箱子里。
床头放着好几本三个5的小簿子,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自己用药和吃药的时间及种类,毫不含糊。他也将用来维持他生命的氧气筒构造,仔细的用笔画在记事本里,较为舒服时拿出来研究。


一生不曾接触过英文字母的老爸,惊人的在记事本上将他所服用过的药物英文名称,一笔一划忠实的摹画下来,一直到后期他已经无力握笔为止。

字体是越来越潦草,但心情却是越发坚定。

在他离世后重看他的遗物,惊见一个用报纸包的整整齐齐的小盒子,装在一个红色的塑胶袋子里。打开一看,只看见4个爸爸自制的精致算盘,擦得发亮,并标签好1,2,3和4。


一生热爱写字的老爸,在这袋子里,竟然一个字也没有写下,就只得4个擦得发亮的算盘。

此刻孩子们内心紧嵌着许多不舍及无法言喻的悲伤,便肆无忌惮的排山倒海而下。

原来爸爸老早就准备好了,留下给他4个儿子这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冀望他4个儿子,个个都能精打细算,今后儿孙过着好日子。

一个从不言爱的父亲,直死也不肯说出口的爱,最终选择用算盘,含蓄来说。

原来爱,真的如纪伯伦所说,总是到了来不及的时刻,才知道深浅。

2008年12月6日凌晨,在尘世中79年走来,一直秉持着风寒干更直,霜浓花犹壮的老爸,说一句累了,想歇息,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风寒干更直啊,霜浓花犹壮。

爸爸,您一直都是我们张家子孙的骄傲,今后,您的精神也将是张家子孙的明灯。

索甲仁波切在他那本惊世的《西藏生死书》中写道:“痛苦是净化生命的必然程序”。

那么,经历过今生的苦难,爸爸,您一定会一路好走。

前缘,唯有等待来生再续。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想念 2009 / 10 / 02


午饭时间难得清闲, 把房门关起, 坐在那张平常总是坐坐起起,忙忙碌碌的办公椅子上,摇啊摇,听着苏芮。

明天是中秋节, 那是月圆人团圆的好日子。
手机不时响起祝福的短讯铃声。

摇着摇着,突然想起阿爸,和他那渐行渐远的背影。

2008年12月6日,凌晨1时30分,爸爸离开已经近一年。

感觉上真的好像他还坐在家中他房子里的那张床上。
穿着那件他最喜欢的紫白条纹相间的T恤。

虽然那张床已经被移开, 而且房子也已经改装成他疼爱孙子读书的小小书房。

那天在回家乡路途上,男人跟孩子们在车子上闹翻天的时刻,笑着笑着,突然泪水沿着两颊无声无息的流下来。

心中深深明白, 那是思念不得以哭诉的泪水。

那是一种很疼痛的感觉。

因为当车子抵达家门,走过曾经是老爸睡房的那一刻,过去那一些自以为埋藏得很好的思念, 那一些远离家乡,只是久不见老爸,其实老爸还在的自欺欺人,都将毫不客气地赤裸裸展现。

不知道老爸现在在那里。


那天在纽西兰,在那片与世无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诺大草原上, 雨过天晴的美丽彩虹底下,我问过我的男人,不知道老爸会不会在这样的地方。

那个时候男人只是轻拍我的手背,微笑不语。

因为他也不知道,老爸在哪里。

这个时候,不知道应该给老爸怎样的祝福。

不能祝福他健康,不能祝福他平安, 不能祝福他快乐。

那是一种让人束手无策的疼痛。

假如您亲爱的人已经舍你永远而去,相信您就会明白我的感受。

但是,我宁可您永远也不要明白。

只能够希望老爸已经放下,已经走远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半生人 -- 写在308 大选之后 110308


全国瞩目的第12届大选已经过去,留给国人的,只是惊怔,还是惊怔。

那一夜,追看成绩,追到凌晨。
却追到越来越让人难以释怀的赛果。

印证了祖先千年来的智慧语录。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旦夕的祸福;又或者,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再或者,得民心者,得天下;又或者,水足以载舟,亦足以复舟。

世事真的难以预料。

虽然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虽然说半生人上,半生人下。

只是这一场战争,亲爱的同胞拿出来当赌注的,着实太大了。

交出这样的成绩,相信是手持一票的选民自己,恐怕也是料所不及的。

华盛顿先生曾经说过:

“我对于我们自己内部的倾轧,比对敌人在暗处算计我们,还倍觉可怕!”

同胞本来小小的恶意,只想给小小的颜色看,
后来却演变成了星星之火,就已经燎原的那种。
难怪老祖先也说过,玩火者,终必自焚。

怪,也只能怪高高在上掌权的人哪,
错把星星之火,视为星星之火,不足以燎原的那种。

自古以来,轻敌者必败。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于是尘埃落定以后,存活下来的人,
要如何收拾残局,再重新开始,才是关键的艰难事务。

只是时不予我,胫踝蔓草纠缠着的可怜孤单政客啊,还能坚持独行多久?

然而现实,却总是要人无从逃避的去面对。

半生人上,半生人下啊,何以成败论英雄。

帆船的布,也永远只是一块破布,假如没有遇上风暴。

这可能是所有从政的人,所必须深深领悟,接受和学习的。

期望新的局势,会有新的气象。
希望明天会更好。


Leaves of Wisdom



Have patience with all things,
but chiefly have patience with yourself.
Do not lose courage in considering your own imperfections,
but instantly set about remedying them---
every day begin the task anew.

--- Francis de Sales



We must always change ,
renew, rejuvenate ourselves ;
otherwise we harden. --- Goethe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只有十句话,我却看了十分钟


第一句


如果我们之间有1000步的距离
你只要跨出第1步
我就会朝你的方向走其余的999步



第二句


通常愿意留下来跟你争吵的人
才是真正爱你的人

第三句


付出真心
才会得到真心
却也可能伤得彻底
保持距离
就能保护自己
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第四句


有时候
不是对方不在乎你
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


第五句


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
还能喜欢你的人


第六句


就算是believe 
中间也藏了一个lie


第七句


真正的好朋友
并不是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话题
而是在一起 
就算不说话
也不会感到尴尬


第八句


没有一百分的另一半
只有五十分的两个人

第九句


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
是敌人
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
是朋友
为你的难过
而难过的
就是那些 
该放进心里的人

第十句


冷漠 
有时候并不是无情
只是一种避免被伤害的工具


谢谢汶珊转寄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千里之行


在部落格上消失一段时日,在忙着部门的华文教育发展圆桌会议。

忙得昏头转向。

经过多时日的提心吊胆,感恩八方人马的提携和成就,会议终于圆满结束。

感谢与会者读懂了我们主办单位的用心良苦,于是这四天三夜的会议,成果比预期的大。

相信是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与会者,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缘故。

与会单位包括董总,教总,校长职工会,留台,留华同学会成员,教育部各单位负责华文教育的部门主管,还有热爱华教的机构及人士。

再难走的路, 我们这班开路先锋,手牵手,心连心,在云雾袅绕的云顶半山,跨出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期待已久的第一步。

步伐虽小,信心巨大。

虽然知道漫漫前路是蔓草裹踝,但是我们仍然坚信,

树, 够大了, 便能承受风霜;
船,够大了, 便能够穿越巨浪!


亲爱的朋友, 假如您也是热爱华文教育,请您给我们支持, 给我们鼓励。

深深鞠躬。

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月如 220408


第一次出席动地吟。
聆听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哀鸣。

突然想起了杜甫。和那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伤。

聆听着朋友切切诉说对游川悠悠的思念。

高声朗诵也好,清谈浅唱也罢。

偌大昏黄的背景,游川那悠游自得的黑白肖像依旧不动声色的,注视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眼也不眨。

寂寞到底是什么啊?
是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很想消失,却又消失不掉的,便是寂寞。

以前游川说的。

此刻的游川,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知道寂寞吗?

很多时候,听着听着,禁不住落泪。
身边的枕边人,一直耐心的将手帕递上。

发觉原来啊,以为藏好了渐行渐远的悲伤,要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浇熄。

会上第一次听傅承得的“ 我们曾经如此深爱”谱成曲子。

那对这一片生长的土地执作与痴爱,那爱却得不到回报的伤痛,换作一句一句的轻唤着爱人的名字:月如啊,月如。

月如啊,月如。
我们曾经如此深爱过。


心中震撼异常,泪水簌簌而下。

感谢周金亮,为诗歌谱出了灵魂。

感谢游川,让我学习对朋友的交心;感谢傅老,让我体会深爱的义无反顾。

那一夜,
突然深深的想念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